2013国考面试指导:综合分析如何实现个性化
2013-02-03 16:25:33   来源:   评论:0 点击:

所谓综合分析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即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及变化规律的能力。那么针对这类题型,除了

    所谓综合分析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即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及变化规律的能力。那么针对这类题型,除了需要具备上述能力之外,如何实现答题的个性化,往往是很多考生急迫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先总结一下考生在答此类题型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哪些套路化、模板化的原因,之后再针对问题给大家提供实现个性化的途径。
  一、过度追求理论高度
  在回答综合分析类题目的时候,理论高度确实不可或缺,这也是体现答题高度和亮点的关键所在,最重要的是让考官感知到考生所具备的理论素养和其政治敏锐度,但是“过犹不及”的道理告诉我们,如果过度套用理论,过度地靠理论来填充答案,而偏离题目本身,那么只会适得其反,势必会陷入模板化的圈子。
  【个性化点拨】
  根据综合分析类题型的特点,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考生一定要有一些政策理论的积累,那么这些理论究竟该如何应用,以及应用的比例该如何分配呢?就考生而言,一定要从综合分析的考察要点和答题思路入手,理论的应用一定是就问题而点本质,进而联系到国家的大政理论方针,在综合部分能够起到整体拔高的开篇效果。但考生谨记,理论点到为止,不要过度堆砌,更不要表现出明显的背诵痕迹,这样会让考官感觉冗繁乏味。
  在分析部分,如原因的分析、对策的提出,考生也可适当引用国家方针,作为解决之策。毕竟实践检验过的、国家提倡的政策方针,会更加贴合实际。但是同样,考生不要忽略综合分析类试题是要考察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结合题目,提出自己比较独到的解决问题的措施才是回答此问题的重中之重。
  二、堆砌名言警句
  话少,没话说是很多考生在答题过程中的一个通病,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许多考生选择了背诵经典套话,尤其是名言警句。答题的时候,不停引用,而忽略了对题目本身的把握,致使题目答的假、大、空,而这正是考官的最大忌讳。因此,如果引用名言的数量过多,引用的质量又不高,那么很容易造成答题时间很长,但是分数很低的反比例效果。
  【个性化点拨】
  那么,如何使用名言警句呢?一是建议考生可以适当引用,但是一定不要句子过长、过绕;二是引用的质量一定要予以保证,不要总是引用已经被口水化了的句子,这样会让考官听觉疲劳,甚至产生反感;三是考生一定要明白,不是所有的综合分析题目在结尾都要用政策理论或是名言警句来结尾,考官更喜欢考生答题能够至始至终结合题目,围绕题目展开,围绕题目结束。
  三、语言表达生硬、僵化
  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考生在表达上就会出现天壤之别,其本源就在于考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积累。换位思考,作为考官来讲,更是会倾向于在逻辑上比较清晰、言语表达上比较透彻的考生。因此,考生不仅要注意表达的内容,更要注意表达的形式。
  【个性化点拨】
  综合分析并不是泛泛而谈就可以拿取高分的,而是需要答题有亮点、有深度、有广度,这就需要考生必须打好基本功,增强自身的知识积累,打开看问题的角度和视野。同时,这个广度和深度就来源于自己剖析问题的能力与语言表达的方式。因此,对于名言的积累和表达方式的练习都是考生在备考中必做的一门功课。

相关热词搜索:西藏公务员考试论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上一篇: 2013年公务员面试:观点类综合分析题备考指南
下一篇: 面试热点:总书记用水瓢喝水喝出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