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回放】
国家发改委2007年出台规定,景区涨价频次不得少于3年。但在现实中,景区门票“三年不涨”,早已异化为“三年必涨”。今年恰逢解禁期,国内多处知名景区在五一小长假前夕纷纷涨价。
近日,凤凰古城发布了一则重大景区调价消息:4月10日起,所有进出古城游客均需购买148元凤凰旅游景区门票,包括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杨家祠堂、东门城楼等9个景点,以及原来就需单独收费108元的南华山景区。
另一方面,四川峨眉山、张家界宝峰湖、江西婺源、香港迪士尼乐园等境内外12家景区此前也纷纷公布了调价信息,最高涨幅达167%,平均涨幅则在42%左右。
【模拟演练】
五一黄金周将近,很多景点传出门票集体涨价的声音,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参考解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走出家门游山玩水,拉动旅游经济持续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旅游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景区门票也跟着水涨船高。从国内出游成本看,景点门票花费在旅游花销中占比最大,其次才是交通、购物、餐饮、住宿等。止不住的涨价、看不起的风景,大大降低了游客满意度。
我认为,景区门票涨价这一现象,反映出实际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首先,我国旅游业发展模式畸形,一些地处偏僻的景区,其他的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配套措施不齐全,于是把门票作为主要收入,形成了“门票经济”。其次,还有的地方政府把景区门票作为一种“摇钱树”,非但不会给予财政补贴,还希望从门票收入中分得一羹补贴财政。最后,门票价格上下浮动,本应该走合法的听证程序,但是现在,这种程序也往往演变成一种过场和形式,比如,虽然一些景区涨价实行了听证会制度,但参加听证会的人员组成不够多元,独立性或者利益相关性差,影响了听证会的质量。
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共同努力,解决这样的问题:
对于旅游者个人来讲,要提高自己的文明素养,做到文明旅游。景区门票的收入主要用于改善景区环境和日常的维护,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文明旅游,保持良好的道德习惯和卫生习惯,那么古迹的维护费用也会大大地降低。
对于当地政府来说,要明确旅游资源是大自然的礼物,每个人都有权利去享受自然。旅游景区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应当由国家和政府出资建设和维护。当地政府可以适当的收取费用,但并不能单纯依靠门票来维持管理,更不应该把景区门票收入作为当地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政府既要转变思路,变盈利为补贴,也要做好各种监督管理工作,避免门票不合法、无理智地上涨。同时还要合理、持续地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使得旅游经济转变模式、健康发展。
从法律程序上来讲,景区门票如果确实有必要上涨,也要经过必要的、合法的、透明的法律程序。例如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景区门票上涨要在半年以前向社会公布消息,并举行听证会等。在走法律程序的阶段也有要良好的监管机制,避免这种程序沦为形式和过场。我建议可以扩大听证会的范围,使参会人员多元化。尤其是外地游客才是景区的主要消费者,因此在听证会中也要广泛邀请外地游客代表,听取多方面的意见,从而使结论更科学、合理。
我相信,景区门票涨价并不是目的,只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积极改进,就能继续保障公众平等享受自然景区资源的权利,能继续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确保我们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