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大学就备考公务员:是否因小失大?
2012-11-01 13:59:34   来源:   评论:0 点击:

  这是名副其实的国考:2 08万个岗位,138 3万人报名并通过资格审查,平均考录比例接近66比1。经历了自2010年起报名人数三年连降后,2013年国家公务员招录再度升温,竞争

  这是名副其实的“国考”:2.08万个岗位,138.3万人报名并通过资格审查,平均考录比例接近66比1。经历了自2010年起报名人数三年连降后,2013年国家公务员招录再度升温,竞争最“惨烈”的岗位报考人数更是突破9000人,刷新史上最高纪录。
  被誉为“史上最苦金饭碗”的2013年“国考”,为何吸引如此多的人报名?除了不少人理解的“工作清闲”外,公务员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好也是不可否认的因素。而要使“国考”彻底降温,回归正常,唯有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打破公务员任职终身制,实现收入分配的合理化。
  一辩:备考公务员从入大学开始?
  正方:充分准备,方能“一击制胜”
  刘永强(北京某高校大一学生):我今年上大学以后就开始看公务员考试的复习资料了。不过不是突击复习那种,慢慢看,慢慢研究。我认为这么做是对的。现在考公务员越来越难,只能充分准备,方能“一击制胜”。
  刚进大学没多久,学长就告诉我,今后毕业,考公务员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求职出路。现在考公务员的难度越来越大,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笔试,笔试通不过一切都白搭,所以必须得高度重视,除了读报拓展视野,行测、申论等科目的题型练习也得早早开始。
  反方:捡不靠谱的“芝麻”,丢了决定人生的“西瓜”
  徐金燕(北京某高校教师):我认识的许多大学生都在准备考公务员,有的人离毕业还有两年就已经捧起了行测、申论等复习资料,甚至逃课去参加校外的公务员考试培训课。我为他们感到遗憾,他们在努力地捡不靠谱的“芝麻”,却悄然丢掉了能决定他们人生走向的“西瓜”。
  大学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最重要阶段,青年从之前的纯知识学习转为人文素养、价值观的形成,而这些直接影响青年未来的发展,远比行测里的那些计算题、逻辑分析题要重要得多,更何况公务员录取的比例又低得可怜。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现在的公务员测试里有一些比较功利的东西,过多地学习、接受这些东西,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并不合适。
  二辩:大学应设立行测、申论课程?
  正方:减轻学生负担,帮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
  刘景(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现在考公务员几乎已经是每名大学毕业生都会选择试一试的出路。既然这样,高校为什么不开设一些行测、申论的课程呢?
  学生在校外报名辅导班,费用高,而且经常出现上当受骗的情况,学校开课则可以有效减轻学生负担。另外,学校结合社会实际,通过行政能力教育、申论写作教育,能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前熟悉并适应社会,缓解就业后出现的“学校依赖症”。
  此外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学生考上公务员的比例提升,这些人从政以后还将成为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
  反方:大学不是职业培训校
  侯正方(教育学博士):最近几年,随着大学生纷纷参加“国考”,教育界出现一些主张在高校内开设公务员考试相关课程的建议。对此,我是坚决反对的。大学是培养综合素质的地方,不是职业培训学校。
  大学之大,在于教人知识、育人素养,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知识的方法,判断是非的思维,而不是教人怎样去“做官”。学生经历大学学习,应该具备从事任何职业的基本素质,学习任何知识的能力,这才是大学的真正职能。单纯的行政能力培训,应该在政府机构下属的行政学院完成。
  三辩:考上公务员就是端上“金饭碗”?
  正方:一杯茶、一份报,外加优厚福利
  孙树东(粮食系统公务员):我觉得我大学毕业时做出的最正确决定就是考了公务员。现在的工作岗位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工作轻松、福利待遇也好,挺满意。
  每天早上9点上班,取报纸、收发文件,基本就是全天的工作。抓紧一点,两个小时就能做完,剩下的时间就是看看报纸、上上网,跟同事贫几句嘴。下午5点半下班,几乎从不加班。收入方面,工资虽然不高,但会发包括大米、洗涤剂、购物卡在内的各种福利,家庭日常开支几乎不用花钱。
  大学毕业生,如果想追求安逸,我想公务员确实是不错的选择,难怪现在“国考”如此火爆。
  反方:公务员照样加班“死去活来”
  于佳琴(北京市某委办局公务员):工作三年,如果现在谁还跟我说公务员是“一杯茶一张报过一天”的生活,我会大声地驳斥他。加起班来,公务员照样是“死去活来”。
  我在局办公室工作,每天光文件的上传下达就是一大堆工作。还要起草领导讲话,顺序不能错;还要去拍领导出席的活动,画面的角度也有讲究。遇到上级领导视察,或者年底总结,工作起来就是“通宵达旦”。我最忙的时候,曾经一周没回家,每天只睡不到5小时。
  所以,考公务员就为“图清闲”的人最好还是放弃。不时的加班,以及相对其他行业更加遥遥无期的升职,会很快消磨掉他们的职业激情。
  专家观点
  “国考”一枝独秀加剧大学生就业难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公务员招录规模增大,很有可能吸引更多人报考公务员,让今年的“国考热”进一步升温。扩大公务员招募,缓解大学生就业难,会导致公务员队伍非理性膨胀,人满为患,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国考以及国有企业增加招录规模,确实可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选择,一定程度缓解就业难,但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首先,招录规模不可能持续扩大,如果不顾实际工作需求去创造岗位,很有可能导致人浮于事,降低工作效率以及公职机关形象。其次,导致大学生就业选择更为狭窄,以考上公务员,进入国有企业为荣。
  而要让大学生就业有更宽的选择,政府部门应该做的是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包括打破行业垄断,开放服务业,给民营企业平等的发展空间,改善基层单位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等等。而“国考”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一枝独秀,某种程度说,只会加剧大学生就业难。
  众说纷纭
  降温“国考热”唯有打破“金饭碗”
  富日子穷人过:国考热,一方面说明很多人现在所追求的生活方式——舒适稳定,生活有保障;另一方面说明创新力的缺乏,优秀的人才不创业,而争相去过舒适的生活。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
  李伟11:公务员过于热门,究其原因,公务员有稳定的工资、完善的保障、灰色的收入、清闲的工作、潜在的权力资源等等,如果公务员也像企业那样打破“金饭碗”,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优胜劣汰的进出渠道,公务员考试热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火热,这是降温的唯一有效办法。
  奇货可居:国外也有“公务员热”。公务员在法国也是个非常令人向往的职业。虽然收入不高,但每年可领13个月的工资,还享受着不少于25种的各类补贴,福利水平非常高。
  浦江客:本人对大多数报考公务员的青年深表同情,“国考热”反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这是全社会就业压力传导的结果。同时,也赞同公务员考试的录取分数线划定要向西部边远地区、基层职位和艰苦行业倾斜。
  舞墨希敏simon:真正的公务员离大学生的心理还有一定距离,考公务员实属无奈,当下的国考热从一个侧面直接反映了现实的窘迫性。而公务员系统只是缓解这一尴尬的集中区域,或许一旦进去了可能就很难走出来。

相关热词搜索:西藏公务员考试论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上一篇: 国考考生考前须知
下一篇: 国考考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