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体育局与当地一家医院签署医疗保障协议,包括刘翔在内的23名运动员和孙海平等4名教练,将在该医院享受终身免费医保。
消息一出引来不少争议,有人质疑谁来买单;有人拷问同是纳税人,缘何区别对待;有人则感叹才力、郭萍们该怎么办。
对于已经名利双收的刘翔们来说,“终身免费看病”无疑是锦上添花。然而,社会上仍有一些靠“卖金牌”为的张尚武、郭萍们,用“锦上添花”的钱“买下”他们的金牌,或许更合适。
事件:23冠军4教练终身免费看病
近日,上海市体育局与当地一家医院签署了医疗保障协议,该医院正式成为上海市奥运项目世界三大赛冠军的医疗保障定点医院。据悉,这是一份终身制的免费医保。享受这项政策的上海运动员,包括刘翔、陶璐娜在内共23人。
除了这些运动员以外,上海市体育局也决定,给4名在国家队带出冠军的沪籍的教练员享受同等的政策,他们是刘翔的教练孙海平、徐莉佳的教练刘小马、刘子歌的教练金伟和邹市明的教练张传良。
从现在开始这些退役的、符合条件的世界冠军将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无论是感冒发烧还是运用损伤,甚至看牙医,都是免费的。
质疑:谁来买单 缘何区别对待
据报道,实施这项政策的资金实际上是以政府名义发起,由基金会来运作,这个政策的落实和上海市体育局推出的保障政策有关。虽然目前官方没有透露医疗所用的费用到底是由谁来买单,但这项政策是由上海体育局、人社局、财政局和公务员局联合出台。有财政局参与,似乎不难推断“免费看病”的钱从何而来。
如若资金是由纳税人出,那么既然是公共资源,相应的政策就应该是所有纳税人均等受惠。如此区别对待,理由是什么?有人会说,这些冠军们为国争光了,贡献更“突出”,但其他纳税人的贡献就不“突出”么?因为这样来判定“贡献大小”而在医疗保障这样的问题上区别对待,是否有失公正?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医疗保障无疑是热点话题。医疗资源占有不均屡屡被提及,代表委员们纷纷呼吁“实行城乡、全民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国政协委员熊思东表示,在国家医疗资源总体仍然不足的现状下,应维护公共医疗资源不受侵占。告别医疗特权,是公众的呼声。而这种少数人的“终身免费看病”,却正是在制造新的医疗特权。
呼吁:锦上添花不如“买金牌”
像刘翔、陶璐娜这样的世界冠军,一般已经获得了各级政府的奖励,再加上商业代言费和退役后的工作安排,基本可以说下半生衣食无忧。如今“终身免费看病”的福利,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
另一方面,在近些年的中国体坛,穷困潦倒的冠军不断涌现,“卖金牌”的新闻更是层出不穷。亚运会举重冠军才力,因患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在33岁英年早逝;大运冠军张尚武卖金牌街头卖艺、长跑名将郭萍卖奖牌换生活费、自行车冠军邹庆东欲抵8块金牌替母换肾,等等。
“终身免费看病”初衷是想让那些为中国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运动员,在退役后享受较好的医疗保障。然而,真正需要这些“福利”的,恐怕并非已经“名利双收”的刘翔们,而是那些非著名冠军、“卖金牌”的张尚武、郭萍们。或许用给刘翔们免费看病的钱,“买下”张尚武、郭萍们的金牌会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