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等地拟对行人闯红灯进行罚款。这也让人思考,作为治理者,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手段、公共服务等多种途径,塑造我们时代的公共文明?本期我们继续探讨这一话题。
构建公共文明,需要从你我做起。下期我们将从公民自身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包括:如何培养包容心态,怎样不滥用权利,等等。
来稿请寄:rmrbpl@people.cn
传真:(010)65368684
对不文明行为“零容忍”
江苏南京 顾万勇
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层出不穷,一个重要原因是违反公德难被追责,基本处于“难被抓、难被罚、难被骂”的状态。
毛泽东说过,“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没有执法之帚的清扫,公共文明不会自行建立。去过新加坡的人都说那里干净整洁、文明有序,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加坡也是陋习可见。新加坡政府重拳治理陋习,比如随地吐痰罚款50美元。新加坡人开始对这种“高压政策”难以接受,但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居民慢慢习惯了这些规则,新加坡也成为环境优美、文明先进的国家。目前,北京拟惩罚带头闯红灯者,上海拟禁止地铁饮食,基本思路也是从严从重惩罚不文明行为,关键在于规定能否落到实处,处罚能否做到公正公平。
对不文明行为“零容忍”,让人们认识到公共场合不是可以肆意妄为的“自留地”。从小事抓起、从细节做起,潺潺细流必定能汇集成公共文明的奔腾大川。
利剑高悬更需春风化雨
云南曲靖 石长荣
把不文明行为归结为公民素质,往往忽略了事情的另一面:如果基本公共服务健全、完善,人们为什么还要公然践踏公序良俗呢?
就拿“中国式过马路”来说,行人闯红灯固然违反交通法规,但背后也有交通管理能力不足、红绿灯设置不合理的问题。红灯时间长、绿灯时间短,行人通行的绿灯时间也允许车辆右转弯……这些不会因为惩罚闯灯行为而自然消失,而需要从提高管理能力、服务水平入手解决。涵养公共文明,利剑高悬固然不可或缺,但更应看到不文明行为背后的管理缺失。补齐短板、完善服务,文明行为便顺理成章,公共秩序就会水到渠成。
相比动辄诉诸执法必严的“堵”,尤需完善公共服务的“疏”。只有完善管理与服务,于细节处体现制度的人文关怀,才能起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效果。
硬规则之外也需善引导
湖南长沙 甘正气
银行有个“一米线”规则。有的银行没有引导性提示,人挨人的情况屡见不鲜;有的银行不仅有“温馨提示”,还在离柜台一米远的地板上划条黄线,遵守“一米线”规则的人就多了。
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公德意识的养成除了硬性规则的约束,也要靠经常性的引导,让大家真正形成习惯。在美国的学前班,刚入学的小朋友们都是不会排队的,老师们就拿来一根绳子,每一步半的距离绑一个结,要小朋友们抓住这些结,然后要大家一起把绳子拉直。不久以后,他们不靠绳子也会排队了。因此,公共场所多一些引导性提示,就可以让人们明确行为的边界。
很多时候,维护公共文明不只需要一个温馨的提示,还要做更多、更细致的管理工作。